前几天朋友问我,现在有什么农作物值得投资?我想了想,脱口而出:蓝莓。朋友一脸疑惑,不就是那个小蓝果子吗?能赚钱?
是的,就是那个小蓝果子。学名越橘,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植物,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果树,呈灌木状。果实是浆果,近圆形,表面蓝色并覆盖一层白色果粉,果肉细腻,种子小到几乎可以忽略,可食率达到100%。
说实话,我对蓝莓越了解,越觉得它真的是农业创业的一个好选择。为什么?
先说市场前景吧。
蓝莓在国内还是个新兴产业。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,国内至少需要300万-500万亩的种植面积,但现在远远不足这个数字。市场缺口大,意味着机会多。
而且蓝莓不只是一种水果,它的用途特别广泛。可以直接鲜食,可以加工成蓝莓干、蓝莓酒、蓝莓酱、蓝莓果汁,甚至蓝莓月饼...应用范围特别广。植株本身还可以做观赏盆栽,也可以赏花,一物多用。
最主要的是,蓝莓是公认的保健果品。它含有丰富的花青素,具有消除眼睛疲劳、延缓脑神经衰老、增强心脏功能等多种保健作用。这些功效让它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果品之一。
再说经济效益。
蓝莓卖多少钱?市场售价高达50元/斤!这可不是一般水果能比的。
当然,种植蓝莓需要点耐心。一般前三年基本上是无法结果的,要到第四年才进入盛果期。但一旦到了盛果期,每亩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,按照最低市场价30元/公斤来算,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。扣除种植成本,第一个盛产年的利润在2万元左右。后面几年收益还会逐年提高。
怎么样?听上去不错吧?
但种植蓝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,需要注意很多细节。
土壤选择特别重要。
蓝莓和其他果树不同,它特别喜欢酸性土壤。在所有果树当中,它要求的土壤pH值是最低的。北高丛蓝莓喜欢pH值在4.3~4.8左右的土壤,兔眼蓝莓则喜欢pH值在4.3~5.3左右的。
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pH值偏高,需要进行土壤改良。怎么改良呢?
如果土壤pH值在5.5以下,可以用已经调整好的酸性草炭等有机材料(每立方米草炭内均匀混入1~1.5公斤硫磺粉处理3个月以上,pH值在3.5~4.0左右)进行调整。
如果土壤pH值在5.5~7.0之间,则需要施用土壤调理剂进行调整,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。
整枝管理也很关键。
栽植当年要修剪掉生长瘦弱和病虫害枝,这样做有两个目的:一是避免瘦弱枝消耗养分,集中养分与健壮枝;二是阻止病虫害蔓延。
当植株进入结果期时,要控制结果数量,因为这时树体养分不足以供应过多果实的生长发育。同时要对生长旺盛的枝条进行修剪,控制高度。对于密集的结果枝也要适当修剪,保留全株花芽在50%左右。
修剪最好在植株休眠期进行。修剪后要及时清理园地,将杂草清除干净,枯枝落叶和修剪下的枝叶要及时烧毁。
肥水管理更是不能忽视。
说到施肥,蓝莓是对肥料比较敏感的植物,施肥过多会因为土壤盐基浓度过高而伤害根系,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。所以一定要适量。
肥料种类主要有两种:一是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,二是含大量元素的有机肥。个人建议以大量元素水溶肥为好,切忌使用氯化钾型复合肥。
栽植后第一年,施肥不当会造成植株枯死。3-4月份栽植后可施用农家肥300-500克,或施大量元素水溶肥于土壤表面,距离树木根部20厘米以外环状施入,结合地表覆土施入。6-7月份再追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肥。
第二年的施肥量大约是第一年的1.5-2倍,当年可施肥2次,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后的3-4月,每株施农家肥1公斤,或大量元素水溶肥。
浇水也有讲究。蓝莓根系分布浅,特别喜欢湿润环境,所以及时灌水十分必要。但要注意水源和水质,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,且钠和钙含量高,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。可以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至4.5~5.5左右再灌,但建议每间隔3次普通灌水再灌一次酸水。
病虫害防治不能马虎。
蓝莓在整个生长期会遇到不少病虫害,常见的有叶斑病、溃疡病、根腐病以及蛴螬、刺蛾等。所以要根据它们的发生规律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治措施。对于害虫,可以用黑光灯诱杀或人工捕杀。
最后是采收。
兔眼及南高丛蓝莓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,一般采收需要持续20~30天,通常每星期采1次。如果是供鲜食的果实,需要人工采摘;如果用于加工,则可以用机械采收。
说了这么多,你可能会问:种植蓝莓真的能年赚百万吗?
我觉得,完全有可能。
假设种植20亩蓝莓,进入盛果期后,按每亩净利润2万元计算,20亩就是40万元。如果种植面积达到50亩,年收入就突破了百万。更不用说,随着经验的积累,管理的精细化,产量和品质都会提高,利润空间还会更大。
当然,农业创业不是一夜暴富的买卖,需要耐心和专业知识。蓝莓种植更是如此,前期投入大,见效慢,但一旦成功,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。
如果你有闲置的土地,或者正在考虑农业创业项目,不妨考虑一下蓝莓。这个小小的蓝色浆果,或许会成为你财富增长的新引擎。
种一片蓝莓,收获一份财富。你心动了吗?